发表时间:2021-06-2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新要求。2020年6月,青岛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在治理机制、治理模式等方面全面启动创新试点工作。建设数字青岛对于加快高质量发展、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大数据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引入新范式、创造新工具、构建新模式,我们应紧抓试点契机、紧贴我市实际,以大数据赋能社会治理,全面增强社会治理的预见性、精准性和高效性,加快打造市域社会治理智能化“青岛样板”。
一、国内社会治理智能化的典型经验借鉴
社会治理智能化是指应用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化解社会矛盾、保障公共安全、改善民生福利,使治理更加科学化、智慧化。其智能化主要体现在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服务高效化、社会治安智能化、基础设施数字化等方面。
杭州“城市大脑”打造数字政府新典型。2016年,杭州率先启动“城市大脑”建设,利用数字化技术管理城管、交通、环保、网络等领域,目前杭州“城市大脑”已接入1.22万个应用接口,累计处理事项35.7亿次。先后实行市民公共服务“一卡通”工程,建成统一的智能交通网络和数据中心,打造一张环保实时在线监测网,成立全国首家互联网法院等,实现全市各级重点企事业单位实施监测,有效提升了市域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深圳“i深圳”智慧平台创新公共服务智慧化。2019年初,深圳对外发布“i深圳”政务服务APP,平台整合汇集社会保障、医疗健康、交通出行、生活缴费、电子证明等多个公共服务领域,涵盖全市95%以上个人事项和70%以上法人事项掌上办理,深圳市民办事效率提升60%,人均办事时间节省2小时。平台通过一码集合所有证照信息,将个人健康档案、企业社保信息、教育学位信息等资源数据化整合,基于合规授权与信用信息,实现500余项政务服务“秒报、秒批、全流程网办”改革。
上海“智慧公安”推进社会治安精准化。2017年,上海市启动全市“智慧公安”建设,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社会治安与城市管理的智慧化精细化。“智慧公安”可自动识别辖区内嫌疑人员及安全隐患,信息点对点发送至社区民警,全市入室盗窃案的发案率下降了79.6%,涉黄涉毒警情下降84%。同时建立可疑电话预警数据模型,智能识别进行中的疑似诈骗行为,系统通过提前预警的方式已劝阻潜在被害人13.2万人次,改变了过去“先报案再破案”的“铁律”。
二、积极推动市域社会治理智能化
顶层设计,打造协同高效的数字政府。高标准建设青岛城市云脑。健全城市云脑建设、管理、运维等标准规范体系,构建感知、联结、计算、运用“四位一体”的城市云脑中枢系统,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打造智能化政务服务体系。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政府决策“一网协同”、民生服务“一码通城”、城市治理“一网统管”。推进数据汇聚共享开放。畅通跨部门数据共享流通机制,建设市级数据湖、区(市)数据资源池,完善数据资源汇聚、更新、开放机制。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支持青岛大数据交易中心等市场主体搭建数据交易平台、探索数据交易新模式,培育一批引领型大数据龙头企业,以数据资源赋能产业经济发展。
以人为本,创建智慧便民的数字社会。推动公共服务智能化、普惠化。推广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应用,推动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重点领域智能化应用模式创新,建设智慧校园、智慧医保、智慧泊车等一批智慧化应用平台。全面开放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共享水、电、气、教育、医疗、出行等公共服务数据,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公共服务数字化应用场景的开发、建设及运营。加大应用场景典型示范力度。加强政府部门对数字治理技术的首购首用,支持政务、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率先开展应用示范,定期推出优质社会治理应用场景示范项目,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社会治理智能化应用场景及解决方案。
聚焦基层,打造数据赋能基层治理新模式。优化数字化网格管理。基于青岛城市云脑,延伸打造“街道中脑”“社区小脑”“小区微脑”,构建条块结合的数字化、标准化基层网格治理平台。加快智慧社区建设。创新社区治理O2O模式,建设数字化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手段,实现基层信息的数字化收集、标准化管理、智能化识别。探索“数字化+群众路线”治理模式。充分借助智能互联技术,丰富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方式和渠道,扩大参与广度、拓展参与深度,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夯实基础,建设智慧互联的新型基础设施。推进通信网络全面提速。加快部署5G基础设施建设,推进5G网络试点和规模组网,支撑“双千兆”城市建设。提升政务信息基础设施。大力推进IPv6在电子政务领域规模化应用,构建全市统一的政务云架构。建设全市统一的城市大数据中心。健全数据中枢以及应用中枢功能,探索规划胶东经济圈大数据中心,打造胶东经济圈数据生产要素流通、汇聚枢纽。打造立体城市泛在感知体系。根据城市管理需求,在市政设施、交通运输等领域加快部署智能感知终端设备,增强城市立体化智能感知能力。开展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行动。加速多功能一体杆等智能感知设施改造,提高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
安全为基,筑牢数据安全防护防火墙。健全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制定《青岛市大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出台互联网行业数据安全保护指导意见,规范数据采集、治理、共享、开放、应用、安全等全生命周期标准体系。强化数据安全要素保障。完善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应急预案,建立政府年度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加强企业在个人信息开发利用、数据外包服务使用等方面的安全监管。加大数据安全技术研发。在数据防攻击、防泄漏、防窃取等方面加强研发投入,鼓励企业、机构研究开发同态加密、多方安全计算等前沿数据安全保护技术,提升数据安全保护水平。